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以下简称“三新”)要求,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与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20日下午,我校在6楼礼堂开展了题为《学习<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相关政策》的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阳主持并主讲,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员工参加培训。
培训从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教材厅函〔2023〕3号)》和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重点内容出发,对“三新”相关政策的出台背景做了全面介绍和细致梳理。
【学习《特殊教育新课程方案》】
培训从明晰新变化、明确新导向、建立新观念三个方面对特殊教育新课程方案进行了详实的讲解,强调特教学校、特教教师应秉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改变教育评价方式,确立素养、课程、质量三大导向,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学习《特殊教育新课标》】
培训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历了哪些过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其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审核把关环节是如何组织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已正式发布,下一步如何落实好课程标准”7个问题,以问答形式给全体参训教师解释了学习新课标过程中常见疑惑,进一步加深了老师们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对教育教学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学习《特殊教育新教材》】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用好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于特殊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回顾了1994年以来我国盲、聋、培智学校各学科教材的3个标志性编写历程,始终注重体现时代精神、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见证了我国特殊教育从强调特殊性到回归基础教育本质,从注重补偿性到潜能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
培训要求,学校各科组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三新”内容;全体教师要不折不扣按照国家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遵循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因特殊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存在的天然“调试取向”影响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不仅深化了我校全体教师对“三新”内容的认知,还明晰了残障学生的培养路径,促进素养目标落地学科课堂与日常教学。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组织教职工研读新方案,学习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落实核心素养和特殊教育评价改革,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和模式,用心设计适合残障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提升育人实效。